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泌冲社区大沙股份经济合作社地段
占地面积:7408.24m2
地理位置: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泌冲社区大沙股份经济合作社大沙工业大道旁
土地使用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泌冲社区大沙股份经济合作社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地块现状为菜地、池塘、空地
未来规划:A35科研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350vip葡亰集团首頁
调查缘由:从事过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块,在拟收回土地使用权前应当按照规定由土地使用权人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二、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为2025年4月。根据调查情况,地块历史沿革清晰,地块历史主要作为菜地、工业厂房、建筑余料堆场、河沙堆场使用。2005年前,地块为菜地。2006年开始,地块西南角约168平方米和东北角120平方米建成厂房,西南角为木线厂切割车间和吊篮厂仓库(佛山市文理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东北角为藤厂编藤区,地块其余部分仍为菜地。2013年地块中部部分菜地进行平整,成为建筑余料堆场和厂房(藤厂),其余部分同前一历史时期相同。2017年开始建筑余料堆场不再使用,堆场部分闲置,地块其余部分同前一时期。2021年闲置的建筑余料堆场经过平整成为河沙堆场,沙场位置搭建2个临时工棚,供工作人员休息。北侧部分菜地成为养鱼池塘和藕塘,地块其余部分同前一时期。2022年年底地块西南角和东北角厂房均已拆除,地块成为菜地、空地、鱼塘、藕塘,持续至今。
地块内土地用途包括木线、藤制品、吊篮工艺品制造的部分生产车间和储存仓库,建筑余料堆场,河沙堆场,菜地,鱼塘、藕塘。相邻地块土地用途包括菜地,木线、藤制品以及吊篮工艺品的制造。结合本地块及相邻地块情况,可能发生的风险环节来源于保养设备、堆场转运车辆使用的石油类下渗风险以及相邻地块的渗入影响(特征污染物石油烃(C10-C40)),因此将石油烃(C10-C40)识别为特征污染物。
根据地块历史调查和人员访谈可以分析得出,将除开菜地以外的部分划定为重点区域(约4608.24平方米),主要涉及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烃(C10-C40)。
三、初步采样调查
第二阶段初步调查土壤/底泥采样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5月13日,地下水/地表水采样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样品采集、流转、检测分析由广州竞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钻探单位为广东玩泥巴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初步调查布设7个地块内土壤监测点、3个地下水监测点、1个底泥监测点、1个地表水监测点,共27个土壤样品、3个地下水样品、1个底泥样品、1个地表水样品。土壤样品和底泥样品检测指标包括基本理化性质(2项)、重金属(7项)、VOCs(27项)、SVOCs(11项)、石油烃(C10-C40)。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检测指标包括重金属(砷、汞、镉、六价铬、镍、铅、铜)、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样品检测结果与风险筛选值对比分析如下:
(1)地块内土壤样品:6种重金属指标(砷、镉、铜、铅、镍、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所有样品的检出结果均未超出对应的污染风险筛选值。3种挥发性有机物指标(氯甲烷、氯乙烯、四氯化碳)检出,但所有样品的监测结果均未超出对应的污染风险筛选值。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2-氯苯酚、萘)检出,但所有样品的监测结果均未超出对应的污染风险筛选值。石油烃(C10-C40)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检出样品的检出结果均未超出对应的污染风险筛选值。
(2)地块内底泥样品:6种重金属指标(砷、镉、铜、铅、镍、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的污染物检出结果均未超出对应的污染风险筛选值。底泥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均未检出。石油烃(C10-C40)有检出,检出结果未超出对应的污染风险筛选值。
(3)地块内地下水样品:各项检测指标中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砷、汞、镍、铜、镉、铅共7种指标有不同程度检出,且检出指标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质标准限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推导出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要求。
(4)地块内地表水样品:各项检测指标中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砷、汞、镍、铜、镉、铅共7种指标有不同程度检出,且检出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质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推导出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要求。
四、初步调查结论
综上,调查地块土壤样品、地下水样品无超筛选值情况,调查活动可以结束,调查地块作为第二类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